白蚁是多形态、社会性昆虫,所有个体都生活在群体之中,大群体可包含100万以上个体。群体成员多态性,分若干类型,通常由工蚁、兵蚁和繁殖蚁组成。
白蚁虫害信号:
(1)发现白蚁婚飞(分飞、群飞);
(2)建筑物内发现条状泥路、片状或圆孔状分飞孔;
(3)树木或木材发现条状泥路、片状泥被;
(4)发现储藏室长期未动的书籍、档案等被蛀蚀现象。
白蚁巢的结构是由土质、木质和白蚁的排泄物及分泌物黏合而成。家白蚁 有主巢、副巢之分,主巢结构较坚实,是蚁王、蚁后的住所,也是一个大本营。副巢是在取食过程中形成的,有翅成虫亦由此分群候飞。副巢结构不够严密,多为条状,无外壳保护,比重较主巢轻;主巢与副巢有隧道相通,白蚁往返频繁。一个白蚁蚁巢主 巢只有1个,副巢或有或无,多则有1个,小部分有2个。主巢和副巢 的主要区别是:主巢有“王室”,有蚁后和蚁王,副巢没有;主巢有卵和 幼蚁,副巢无卵,幼蚁也极少见;主巢外部有针头大小的点状透气孔;副巢则没有。另外,主巢的木材集中,食料充足,阴暗潮湿,靠近 水源。但由于主、副巢有相互转化现象,所以从外表很难准确判断。
白蚁在成熟群体中,每年有翅成虫分飞扩散,繁殖为新的群 体,有翅成虫的分飞,要求一定的气候条件,对温度、湿度、气压、降 雨等要求比较严格。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幼龄群体发展,在20°C恒 温下,蚁后虽然能产少量卵,但是无法孵化。在恒温15°C下根本不能产 卵,甚至。在25°C恒温环境,虽然能产卵,但是孵化期会被推迟,这将影响今后种群数量的发展,这就是家白蚁总是要选择一定的温度条件才能分飞的原因。家白蚁幼龄群体除了要求适宜温度外,还要求 栖息地基质含水量适中,以利于繁衍后代。在基质含水量过低的条件下,产卵量少,且不能孵化,率也高;在过高的含水量饲养下成虫 率亦髙,孵化期推迟。
白蚁有原始蚁王及蚁后的初期群体入土深度一般8~20 cm不等,没有超 过25 cm深度的。原始蚁后的生殖能力在一生有盛衰不同时期,初产 卵速度较低,产卵粒数少,以后随着群体的成长,产卵速度逐渐, 数量增多,直到衰老时速度降低,数量减少。在黑翅土白蚁的巢内,终 年都有卵粒存在,这说明黑翅土白蚁产卵是经常性的。
白蚁处理:在水泥板下、高风险的伸缩接头部位、地基边缘的土壤里喷洒有较强趋避性的联苯菊酯(附着力强,光照稳定、降解慢,趋避性强)的乳油(需要按说明书上按一定比例进行稀释后均匀喷洒);再填入干燥的土壤,避免泥浆。主要是阻止白蚁由地下土壤进入建筑物危害的预防措施,在建筑前进行白蚁预防处理,有着施工简单,处理成本低,预防保护的时间长等优点。